(2)結晶器使用潤滑劑。敞開澆注用菜籽油,在高溫下裂化分解為CH化合物,充滿氣隙,改善傳熱。結晶器鋼水面加保護渣形成液渣層。液渣滲漏到坯殼與銅壁的氣隙中,形成均勻渣衣,既起潤滑作用又改善了傳熱。
(3)結晶器冷卻強度。冷卻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結晶器水縫中的水量,結晶器冷卻水量應保證足夠快的帶走鋼水凝固放出的熱量,而在銅壁冷面上無熱積累,不使結晶器發生永久變形,起重要作用的是冷卻水與銅壁界面的狀態,即
—強制對流區:水流速增加,帶走熱流增大。
—核態沸騰區:銅壁溫度接近或超過100℃,銅板表面覆蓋水汽泡。
—膜態沸騰區:水產生激烈的沸騰,銅板溫度突然升高,結晶器發生變形。
對結晶器來說,應力求得到強制對流傳熱,避免核沸騰傳熱,絕對禁止膜沸騰傳熱,為此:
1)保證結晶器水縫中水流速在6m/s左右,水速過大,結晶器傳熱并不增大。
2)水縫尺寸應保證水流速為原則,一般為4~6mm。為保證良好的均勻冷卻,應保持水縫沿結晶器高度上周邊的均勻性。
3)進出水溫升以小于10℃為宜。
(4)鋼水成分:系統研究表明,結晶器導出熱流與鋼中[C]存在一個特殊關系。鋼中[C]=0.12%熱量最小,結晶器壁溫度波動大(100℃),鋼中[C]>0.25%,熱流基本保持穩定。
(5)拉速:拉速增加,結晶器導出熱流增大,但并不意味著出結晶器坯殼厚度的增加。因為拉速增加,鋼水在結晶器停留時間短了,單位重量鋼水帶走的潛熱減少了,因而凝固殼厚度是減薄的。因此拉速增加使拉漏的危險性增大。
(6)鋼水過熱度:鋼水過熱度增加,對結晶器熱流影響甚微。但過熱度增加,高溫鋼水的對流運動對凝固殼的沖刷加重,如過熱度提高10℃,對流運動“吃掉”凝固殼約2mm。因此,澆注溫度增大,拉漏的危險性增加。